跳转到内容

白雙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雙全(英語:Tozer Pak Sheung Chuen,1977年—),香港藝術家,現任台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1]作品以日常經驗汲取靈感,引發觀者反思生活見稱,創作形式有裝置藝術、攝影、行為展演、錄像、繪畫、繪圖、雕塑、錄像裝置等。[2]

簡介[编辑]

白雙全1977年出生於中國福建,1984年移居香港,2002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副修神學。[3]白雙全作品通常關於人與人,以及城市和自然之間的感通,屢次以時間為創作主題。[4]在行為展演作品《等一個朋友》(2006)中,他站立在繁忙的九龍塘港鐵大堂近四小時,直到巧遇朋友為止,為高速而冷漠的城市生活注入暖意,反思公共與私人的分野,探討以另類方式經驗時間與城市的可能。[5]

白雙全於2009年代表香港參加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參展項目為《製造(完美的)世界:海洋、香港、異邦的城市與夢》(Making (Perfect) World: Harbour, Hong Kong,  Alienated Cities and Dreams),內容共分四部分,分別是港口、香港、異邦的城市和夢想,創作形式融合雕塑、攝影、展演紀錄和文字作品。[6]其他參與的聯展,包括利物浦雙年展(2012)、台北雙年展(2010、2012)、橫濱三年展(2008)、廣州三年展(2008)、釜山雙年展(2006)等。[7]

白雙全先後有多件作品獲藝術文化機構收藏。2008年發表的作品《頁廿二(半個摺疊的圖書館)》(Page 22 (Half Folded Library))被紐約58街公共圖書館永久收藏,其他作品分別藏於香港M+博物館、英國泰特現代藝術館、挪威阿斯楚普費恩利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Burger Collection、希臘國立當代美術館、瑞士希克藏品、臺北市立美術館等。[7]

2003年起,白雙全為《明報》星期日專欄創作人,發表著作有《單身看:香港生活雜記》、《單身看II:與視覺無關的旅行》和《噩夢牆紙》等。[1]

參考資料[编辑]

  1. ^ 1.0 1.1 白雙全 助理教授. 台南藝術大學造型研究所. [2024-06-07]. 
  2. ^ 白雙全 | 創作者 | M+. www.mplus.org.hk. [2024-06-07] (中文(繁體)). 
  3. ^ Archive, Asia Art. Artist-in-Residence | Pak Sheung Chuen. aaa.org.hk. [2024-06-07] (英语). 
  4. ^ 白雙全- 藝術家介紹 (PDF). 香港藝術館. 
  5. ^ 等一個朋友 (2006–2007) - 白雙全 | 藏品 | M+. www.mplus.org.hk. [2024-06-07] (中文(繁體)). 
  6. ^ Making (Perfect) World: Harbour, Hong Kong Alienated Cities and Dreams- A Solo Exhibition by Pak Sheung Chuen. Para Site. [2024-06-07] (美国英语). 
  7. ^ 7.0 7.1 白雙全. Blindspot Gallery 刺點畫廊. [2024-06-07] (中文(繁體)).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