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雪崩信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CA公司的舊式Tracker DTS雪崩信标,頂部有五個標示方向的箭頭,下方使用LED七劃管標示距離

雪崩信标(英語:Avalanche Beacon)或雪崩收发器(英語:Avalanche Transceiver),是减少雪崩伤亡的有力工具。此類裝置是利用无线电测向原理,以更快地救援雪崩后被埋在雪下被困者的小型应急无线电收发器。

滑雪前,滑雪者先将雪崩信标設为“发送”模式,此时雪崩信标會充當发送器發送頻率为457kHz的低功率脉冲无线电信号。当发生雪崩,而携带雪崩信标的人员被掩埋时,救援人员可以用“搜索”模式的雪崩信标作爲接收器,接收被掩埋者信标发射的信号。搜索模式的雪崩信标會顯示距离及用箭头標示方向,助救援人員快速定位和抵達被困者。它们被滑雪者广泛携带,特别是野外滑雪者,亦有一些滑雪場强制要求入场者携带。

早期的雪崩信标以2.275kHz传输。1986年,国际高山救援委员会英语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Alpine RescueIKAR)采用了457kHz的标准,随后许多公司生产符合该标准的收发器,隧其成为国际公认的标准。

历史[编辑]

1968年,John Lawton博士在纽约州水牛城康奈尔航空实验室英语Calspan发明了第一个有效的雪崩信标,第一批设备于1971年以“Skadi”品牌名称(来自北欧神话中的絲卡蒂古諾斯語Skaði)出售[1]。该装置的工作频率为2.275kHz,搜索时可将无线电信号强弱转换为人耳可听到的简单音调(类似无线电测向仪)。搜救人员可以通过追踪声音音调来定位被困者的收发器。

1986年,国际高山救援委员会英语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Alpine RescueIKAR)采用了457kHz的频率,1996年,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STM)亦采用了此标准[2]

截至2007年,以下是在457kHz频率上运行的雪崩信标国际之公认标准[3][4][5]

  • 工作频率457kHz,频率容差±80Hz
  • 在+10℃下能发送200小时以上(假设在防护服内)
  • 在−10℃下能接收1小时以上(假设为手持)
  • 工作温度范围在−20℃至+45℃
  • 脉冲週期在1000±300毫秒之间

W-Link[编辑]

一些高端雪崩信标还配备了称为W-Link的辅助补充频率。该频率向能够接收W-Link信号的其他雪崩信标广播更多信息。

W-Link宣传其功能包括:[6]

  • 能够更好地区分各个雪崩信标来解决多种复杂的救援情况
  • 更可靠地估计被困者数量
  • 更可靠、更快速地标记/抑制雪崩信标的信号(用于有多人被困时)
  • 更有效的救援,因为最近的被困者可能已经死亡
  • 能够传输和接收附加数据,包括佩戴者的生命徵象或身份信息

频率和技术信息[编辑]

W-Link的使用频率因地而异,分爲A、B兩區。目前,A区的频率为869.8MHz,B区的频率为916-926MHzA区由大多数欧盟国家、瑞典挪威格陵兰冰岛和该地区的其他国家组成,B区由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7]组成。W-Link频率不允许在俄罗斯中国印度日本以及亚洲东欧等其他国家/地区使用。用户在前往这些国家/地区时可以禁用其个人信标上的W-Link功能,但在B区和A区之间切换可能需要联系授权零售商。[8]

W-Link的争议[编辑]

由于W-Link作为一个能广播更多信息的辅助补充功能,它不可避免的引来了关于救援时利益冲突的争议。即救援人员可能会借由收到的额外信息分辨被困者,并由于个人利益或其他原因导致救援人员在一人比较近的情况下选择优先去救其他人。

參考資料[编辑]

  1. ^ Alpenglow Ski History - Summit Magazine, 1970-79. www.alpenglow.org. [2023-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3). 
  2. ^ lou.dawson.writer. Skadi - First Avalanche Rescue Transceiver "Beacon" - The Backcountry Ski Touring Blog. - The Backcountry Ski Touring Blog. 2013-08-09 [2023-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3) (美国英语). 
  3. ^ EN282:1997. web.archive.org. 2007-09-27 [2023-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4. ^ 存档副本 (PDF). [2023-08-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24). 
  5. ^ ETSI TS 100 718-v1.1.1-1999-0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 Avalanche Beacons; -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s (FOREIGN STANDARD). web.archive.org. 2011-08-07 [2023-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7. 
  6. ^ LINK. web.archive.org. 2011-11-06 [2023-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6). 
  7. ^ Barryvox Extended Reference Guide 2021 (PDF). : 37. 
  8. ^ 存档副本 (PDF). [2023-08-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