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不文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不文集
作者黄霑
类型笔记、笑话集
语言中文
发行信息
封面设计洪磊
出版机构香港 博益出版集团
台湾地区 跃升文化事业
出版时间1983年
出版地点香港
媒介印刷(平装书)

不文集》,原为香港作家黄霑1973起于《明报周刊》发表的专栏,内容以色情笑话为主,1983年结集成书,收录有二百多则短文,字数由数十至数百字不等,推出后风行一时,不断再版。

释题[编辑]

黄霑曾解释道:一是“别人‘不’敢宣之于‘文’的,我(黄霑)敢。”;二是“想写些性知识,就截取‘不文之物’首二字为栏名”。[1]

历史[编辑]

黄霑忆述,一方面受母校喇沙书院天主教保守氛围影响,一方面能接触的性知识来源都是不太可靠,如《红绿日报》专栏《金巴里罗顿信箱》[2],青少年时代对性甚为无知,到婚后(1967年,时为廿五岁)才去找阿尔弗雷德·金赛哈维洛克·艾利斯等性学家的经典来研习;及后因自觉受莫大裨益,有意将多年心得公诸同好[1],也为了撕破中国人对待性爱的虚伪面具[3],便在1973年向《明报周刊》的主编辑雷炜坡(雷坡)要求写专栏女艺人顾媚却声称黄霑欠下明报老板金庸六千元,写《不文集》是以稿代债[4],便为《不文集》,连载了约一年[a][1]内容包括黄色笑话、性谜语、脏话典故、打油诗、对古今中外传说史事的不文解读等。当中有自创自寻的,有读者、朋友提供的,也有翻译自外文著作的。[1][5]黄霑说专栏最初也没那么“不文”,但因为读者反应热烈才逐渐加重其比例[1]

1983年,郑君略博益出版社创办之初罗致作家,便向好友黄霑付版税,推出袋装书(64开本)形式的《不文集》(艺文图书公司代理发行[6]),1996年推出博益名家经典限量珍藏版,改为32开本。
1991年,《沧海一声笑》一曲使黄霑在台湾走红,跃升文化事业出版社便向台湾引进《不文集》,但为了使读者适应,黄霑把当中的粤语词汇和香港口语都改作白话文[1]

自主规制[编辑]

黄霑曾表示为免触及社会底线,文中的粤语脏话一律以英文单字代替[7]。此外,黄霑研究者吴俊雄亦透露当年明报周刊须将《不文集》删掉才能引入新加坡[8]

封面[编辑]

由洪磊设计,是黄霑的漫画形像,黑色粗框眼镜的他,颈上带著一雌雄符号的项链,只穿内裤,手捂下体,面露笑容,身旁乱放著胸围内裤; 封底上的他裸身卧地支颐,背上坐著一裸女[9]。之后每推出一版本就转换一种背景颜色[1]

主要版本[编辑]

年份 出版社 备注 ISBN
1983 博益 首版 侍补
1996 博益名家经典限量珍藏版 ISBN 9621746183
2000 长青特别版 ISBN 9621781477ISBN 9621781485(上、下)
2004 典藏不文集(盒装) ISBN 962178879X
1991 跃升文化事业 台湾版 ISBN 9576301130

反响与评价[编辑]

《明报周刊》自创刊即定位“面向新兴中产阶级的新型文化产品”[10]。专栏作家陶杰形容雷炜坡于1970年代初向明周引入《不文集》这种黄色笑话专栏属“石破之惊”之举[11]。《黄霑呢条友》的作者李雪庐说《不文集》在当时引起颇大争议:“市井之徒认为自己的用语登上了大雅之堂,卫道之士则大大不以为然”[12]

文化评论人梁文道指黄霑发表《不文集》,越受保守势力反对越是起劲地写,属典型港式文化人的表现,即标榜七情六欲乃天性,宁为真小人莫作伪君子,有魏晋竹林七贤和晚明文人的遗风[13]

吴俊雄认为在初见开放的七十年代香港社会,《不文集》带头打开禁忌,把性当成平常轻松的事来写,推广自由主义的性观念,“贡献功不可没”[8]

李雪庐又认为当时香港民间色情行业蓬勃(像私娼和色情舞厅),官方态度却保守,如电影分级制度还没订立,《感官世界》一类情色电影依然禁映,性话题仍只能暗地里谈论;《不文集》这种踩钢线的黄色文字就“填补了这段时期的空缺”,为市民大众提供了“视觉上的性趣”,因而一时洛阳纸贵[12]。雷炜坡替他改并大肆宣传的绰号“不文霑”亦不胫而走[1]
博益表示至黄霑逝世前(2004年),《不文集》已印行逾六十版,总销量超过十六万本[14]。歌手李克勤(1967年生)曾说此书是以前读书时男同学间的“必读课本”[15]

作家王贻兴称“我在写文学小说的过程里一直对广东话与俚语俗语情有独钟……恐怕也是因为萌芽期间受到黄霑先生(《不文集》)启蒙熏陶之故。”[16]。陶杰则视之为黄霑最不重要的作品,是“顺手拈来”的游戏之作[5]。专栏作家叶克飞:“性情的价值远大于文字,要单说这文字的才情,高于黄霑者实在太多,可要如此毫无忌惮的‘不文’,却非常人可及。”[17]

注脚[编辑]

  1. ^ 黄霑说停载是因为没灵感。

资料来源[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黄霑. 彷彿是昨天 3. 勤+缘出版社. 1992: 182–186. ISBN 9624471053. 
  2. ^ 黄霑(嘉宾)、邓霭霖(主持). 把歌談心 (声音媒体). HK: rthk. 198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8) (粤语). 
  3. ^ 楊瀾訪談錄:香港作家黃霑 滄海一聲笑. Youtube. 杨澜访谈录官方频道. [2018-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9). 
  4. ^ 顾媚. 從破曉到黃昏:顧媚回憶錄.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6: 144. ISBN 9789620426148. 
  5. ^ 5.0 5.1 陶杰、卢觅雪. 港人自講 (TV). 凤凰卫视. 2014-11-24 (粤语). 
  6. ^ 沈本瑛、马汉生. 世界出版業: 港澳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8: 16. 
  7. ^ 黄霑. 周淑屏 , 编. 浪蕩人生路:人生篇. 壹出版. 1994年9月: 200-202. ISBN 9789625770369. 
  8. ^ 8.0 8.1 吴俊雄(嘉宾)、WASABI(主持). 浪奔浪流一聲笑. 香港商业电台. 2015-02-01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9. ^ 阿丁. 黃種人的傑出代表——黃霑六載冥壽祭. 搜狐娱乐 (2010-11-23). [2018-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3). 
  10. ^ 吴俊雄. 《香港‧文化‧研究》〈當麥嘜遇上文化研究〉. hk: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126. ISBN 9622097863. 
  11. ^ 陶杰. 憶周刊之父雷坡. 明报周刊. 2018-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7). 
  12. ^ 12.0 12.1 李雪庐. 《黃霑呢條友》. 香港: 大山文化出版社. 2014: 218-222. ISBN 9789881256164. 
  13. ^ 梁文道. 普普香港:閱讀香港普及文化2000~2010(一):〈越來越熱鬧的香港 越來越寂寞的黃霑〉. hk: 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2012-10-01: 289-291. ISBN 9888185624. 
  14. ^ 著作受歡迎《不文集》出62版. 苹果日报. 2004-11-25 [2016-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4). 
  15. ^ 好友悼念. 苹果日报. 2004-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8). 
  16. ^ 王贻兴. 原來我沒有生活3. HK: 日阅堂. 2015: 150. ISBN 978-988-8288-69-4. 
  17. ^ 叶克飞. 獅子山下,終究意難平. 风传媒. 2014-11-24 [202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