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仑村

坐标23°35′30.16″N 120°21′33.3″E / 23.5917111°N 120.359250°E / 23.5917111; 120.35925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仑村
旧称:大宅 仑子村一保
北仑村在嘉义县新港乡的位置
北仑村在嘉义县新港乡的位置
坐标:23°35′29″N 120°21′34″E / 23.59149°N 120.359307°E / 23.59149; 120.359307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嘉义县
乡镇市区新港乡
区划12邻
政府
 • 村长陈素卿
 • 办公处南仑村仑子2邻92号
面积
 • 总计0.435407平方公里
人口(2017年6月)
 • 总计599人
 • 密度1,375.72人/平方公里
 • 户数199
 性别比:115.47
(男性321人,女性278人)
嘉义县新港乡公所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村里代码10010070011
毗邻南仑村 埤子村 中庄村 板头村 共和村
网站北仑村网页

北仑村位于嘉义县新港乡最北界、北港溪南岸,对岸为云林县元长乡仑仔村,是新港乡辖下的行政区。辖区面积约0.435407km2,行政区包含12邻、计199户、辖区人口计599人,为具有传统农业特色的聚落。[1]

地理[编辑]

北仑村于嘉义县新港乡的最北界,位于北港溪南岸,对岸为云林县元长乡仑仔村。新港的“仑仔”地名取自于北港溪南岸的沙丘。又因清领时代重大民乱张丙抗命事件中的主要成员之一陈办原籍此地,故有“陈办仑仔”此旧称。今日的北仑村及比邻的南仑村,在日治时期划区地名中统称为“打猫西堡”下的“仑仔庄”。[2]

聚落历史[编辑]

仑子行政划分为南仑村、北仑村。北仑村当地居民相传旧名为大宅,日治时期为仑子村一保,北仑村因位在仑子村偏北的位置得名,居民多从事农业活动为生。

景点[编辑]

新港乡北仑青蛙彩绘村:

2003年夏天康芮台风带来豪量降雨造成仑子地区严重水灾,台风过后居民帮助一名独居老妇清理家园,老妇的女儿返乡为表达感谢之意于是发起彩绘社区活动,由全村居民共同彩绘,遂发展成观光景点。[3]

教育[编辑]

复兴国小:创立于1969年,前身为古民国民学校仑子分校,因火灾重创附近广大区域夷为平地故重新设校,由于希望村落经济恢复繁荣、教育再度兴盛故名复兴。在新港乡六所国小中是最晚成立的。[4]

文学影视[编辑]

说唱文学:《新刊台湾陈办歌》[5]

参考文献[编辑]

  1. ^ 地名資訊服務網.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6). 
  2. ^ 新港鄉公所.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8). 
  3. ^ 嘉義縣新港鄉公所.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8). 
  4. ^ 新港復興國民小學─創校沿革.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5. ^ 台灣民間文學說唱資料庫.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