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太鲁阁列车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铁道专题 (获评丙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铁道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铁道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台湾专题 (获评丙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2007年春节加班车时刻表[编辑]

我觉得这一段并不是很重要,所以把它从本文中移除。如果有人觉得有更适当的写法,请再帮忙修正。--风流才子 13:58 2007年3月23日 (UTC)

2067次 2068次
车站 车站
树林 9:35 花莲 20:00
板桥 9:40 9:42 罗东 20:57 20:59
台北 9:50 9:55 宜兰 21:06 21:09
松山 10:01 10:03 八堵 22:09 22:10
八堵 10:25 10:26 松山 22:31 22:33
宜兰 11:20 11:22 台北 22:41 22:45
罗东 11:29 11:31 板桥 22:53 22:55
花莲 12:28 树林 23:01

太鲁阁号的正确型式[编辑]

File:TE1000 DM.JPG

官方的DM已经很清楚地显示型号为“TE-1000”, 所以TEMU1000请不要再用了。 -- 风流才子 14:08 2007年3月27日 (UTC)

    • 那不如就暂时以TEMU1000和TE1000并列, 俟台铁日后确定其型式后再订正。还有, 张贴的图片早上起来看已经不见了, 不知是哪里有问题呢? -- 风流才子 03:53 2007年3月28日 (UTC)

目前应该是以TEMU1000为主,若有更进一步资料再来处理--苍空 翔 有事点我 06:28 2007年4月1日 (UTC)

周梦贤君您好,96年04月01日电子邮件,本局陈局长交代本处要妥善处理,您所提出的问题,谨答复如下:
承示太鲁阁号车型是TE1000或TEMU1000乙节,查太鲁阁号车型为TEMU1000,以TED+TEM+TEP+TEM+TEM+TEP+TEM+TED等8辆车

为1编组。

为旅客做好服务,是台铁全体员工努力的目标及应尽的职责,您的宝贵意见,可以让我们更清楚了解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谢谢您!
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机务处处长 萧金喜 敬启

--苍空 翔 有事点我 05:01 2007年4月10日 (UTC)

冷柴的型号应该是DR1000,但一般应该是为免和废车搞混,才称为DRC1000--苍空 翔 有事点我 2007年5月3日 (四) 06:43 (UTC)[回复]

易名建议[编辑]

  • 毕竟,太鲁阁号未必一定只以TE1000型电车行走,所以,本人建议将题目易名为“台铁TE1000型电联车”。--Kenneth Tsang 20:24 2007年3月28日 (UTC)
    • 不建议更名! 如果要针对TE1000型电车介绍, 可以再另开一个条目, 这个条目是介绍台铁太鲁阁号的车种。可以考虑把条目内部份内容移到新条目即可, 但目前看起来似乎无此必要。--风流才子 02:56 2007年3月29日 (UTC)

若未来有新车型加入太鲁阁号(如柴油版的)再来讨论好了--苍空 翔 有事点我 06:26 2007年4月1日 (UTC)

实在不懂太鲁阁列车的意义[编辑]

“台铁运务处营业科科长指出,该车型应称为太鲁阁列车而非太鲁阁号。在2007年5月8日的时刻表中,也只标为自强号,再另外加上太鲁阁的标志示别”依照我的认知,车型是TEMU1000,车种看是要叫太鲁阁号或自强号都可以再讨论, 这样子写会让人觉得很混淆。请苍兄解释一下吧! -- 风流才子 2007年5月3日 (四) 04:46 (UTC)[回复]

结论是?[编辑]

邀请铁文协"一同"试乘[编辑]

车上不止铁文协的成员(事实上只有占领1车),能否不要写得好像是全车都是铁文协包下的--苍空 翔 有事点我 2007年5月4日 (五) 18:14 (UTC)[回复]

新闻画面[编辑]

太鲁阁首航,台视新闻--苍空 翔 有事点我 2007年5月9日 (三) 09:07 (UTC)[回复]

太鲁阁正班车首航[编辑]

太鲁阁真的首航是5/7的1073次,因为要送去第二天花莲首航的车厢...--苍空 翔 有事点我 2007年5月15日 (二) 07:09 (UTC)[回复]

  • 后续报导
  • 虽然抄袭者和被抄袭者应该都不是我,但因为一张图片被无端扫到严重台风尾的我还是要抱怨一下,我对于联合报报导中“中华民国维基媒体协会理事长邓杰表示,全球的维基百科都还在推广中,维基对网友不当的引用,“目前”不会采取法律行动。”这句话相当相当感冒﹔即使抄袭者有引用上的小疏失,但这邓先生的言词也太严厉了。另外,个人认为邓先生此种接近“版权所有,抄袭必究”的立论有违维基的自由百科精神。衷心希望,以后受采访的维基朋友,能够在字句稍稍斟酌一下。--winertai 2007年5月15日 (二) 11:19 (UTC)[回复]

我不太了解您“无端被扫到严重台风尾”是指什么,但是我对于您所感冒的言词,必须澄清一下,记者有记者习惯的采访、写稿方式,我并没有要求该名记者逐字照我说的来写。采访时,记者的问题是:维基对于抄袭的事件是否会采取法律行动?我的回答大致如下:“维基并非无著作权,而是采取开放著作权,(下略五百字介绍GFDL)我们欢迎大家使用维基百科的资料,维基媒体基金会的目标是‘让地球上每一个人能用自己的语言获得人类知识的总和’,因此虽然我有听说不当使用的案例,但是目前为止我并没有听到维基媒体基金会采取过法律行动,如果未遵照维基百科的授权规定使用或引用,我不能保证未来没有诉讼的风险。......”。--Theodoranian|虎儿 =^-^= 2007年5月15日 (二) 15:55 (UTC)[回复]

欢迎大家讨论以下议题:针对百度百科大量抄袭维基百科的内容,你会建议基金会采取法律行动吗?如果答案为“会”,如何处理?答案为“否”,如何处理?面对记者询问抄袭议题时,如何拿捏分际?我们应该怎么说,才能让人明白“维基并非没有著作权,而是采用GFDL授权”?(请一并考量未来针对未遵守GFDL网站的处理),谢谢。--Theodoranian|虎儿 =^-^= 2007年5月15日 (二) 16:11 (UTC)[回复]

  • 虎儿应知道,我总是对事不对人,如有冒犯请见谅。1.百度百科与此案例,不可相比拟。2.我并非为台铁局说项﹔如果这件事情是记者发现的无可厚非,若是维基人事先得知,应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例如写信告知台铁局GFDL与其他版权事宜的差异,并请对方注明出处。)我并不认为这事情见报,对中华维基协会是好事情,也不认为对中文维基是好事情。(至少找台铁局赞助年会火车票,就可能比较困难。呵呵。)3.还记得上次大山受访时,虎儿也提醒过大山记者的采访方式,并建议他小心,我发言内容也大约是如此。--winertai 2007年5月15日 (二) 16:38 (UTC)[回复]

以前好像有为了侵权问题在维基百科设立页面供大家撰写文稿,不过后来不了了之。其实这种代表官方立场的文稿一定要有,遇记者发问给个网址便是,这样记者有东西写,维基百科也用不著担心被断章取义。当然法律立场上的强弱很难拿捏,不过中文维基百科各写手们既然在中文百科特有的微妙政治立场上身经百战,对于分寸之拿捏一定会比维基百科其他语种的写手们更得个中三昧。(笑)67.103.245.50 2007年5月16日 (三) 05:10 (UTC)[回复]

  • 我只能说,现阶段太多人都将“自由”这个定义给搞错了。很多人认为“自由”软体就是免费软体,“自由”版权就等于没版权。然而即使是自由软体一样可以买卖,自由版权本身就是一种授权方式。或许大家的想法都太过“自由”了。我个人认为虎儿说“维基并非没有著作权”这句话才是关键,事实上每个发布的文章本身都应该有其著作权,GFDL授权不能等于放弃著作权。两者其实应该不会有抵触,基本上依照GFDL授权只要遵守了,那就可以被允许任意使用其著作权,而无法遵守GFDL授权者,那就必须受其著作权所限制。在台湾或其他地方我不知道是否如此,不过以前常在日本的网站看到可以自由使用,但是不代表放弃著作权的说明。如果以这种看法来解读,我觉得应该可以先告知其违反授权,持续不改善则该提出告诉交给法官去伤脑筋了。现在不啰唆的阿佳 2007年5月16日 (三) 13:17 (UTC)[回复]
    • 大家都模糊了焦点,我的看法是“为何要见报”中华维基协会=中文维基吗?有必要如此未教先诛吗?只引用一条目,但没标示出处的台铁局=罪恶满盈的百度百科吗?大家换个立场想想,大英百科对维基指证历历时,我们心中感受如何?--winertai 2007年5月16日 (三) 15:59 (UTC)[回复]
  • 这件事的确是网友先发现的,所以报导中会有网友反应的报导,我部落格发表的文章,也比报纸新闻早了三天。这三天内,我试图找出如何联络台铁局网站制作者或是公关部的email,但是在局长信箱的页面中,完全没有提供这些资料。后来我也是透过跑相关单位的记者,才找到台铁公关的联络方式,顺便也把信寄给智慧财产局的教育训练单位,希望两个政府单位能互相交流一下,如果能促成政府部门,对开放著作权的认识,并且开放自己单位中的作品,供全民自由使用,才是这次事件最好的结果。--KJ(悄悄话) 2007年5月17日 (四) 08:42 (UTC)[回复]
  • 补充,前阵子,说服了台南县政府释出一套极具价值的地方文史风土作品,目前已经在做将著作权改为开放著作权的审定工作,大概在暑假我们就有可能多一套自由版权的著作可以使用了。--KJ(悄悄话) 2007年5月17日 (四) 08:46 (UTC)[回复]
谢谢KJ兄的解释,延续前面发言,最后我还是不厌其烦的提出几点小小建议,供大家参酌。1.因为台湾公务机关比较保守与资讯闭塞,在此情况下,维护中文维基权益,除了见报外,实在有较好的方法。据我所了解,台铁局的局长信箱在公务机关单位里面属于较完善及注重回复的[1],我一直强调,当初或许可以在第一时间告知对方,并顺道解释一下维基的自由版权定义。当然,这件事情见报前若能在互助客栈讨论,我相信也比较好,毕竟“维基重大事情不要在台面下解决,而要在维基里面解决”,一直是我顽固的观念。以这例子而言,如果这件事情在维基互助客栈里面或相关条目(如太鲁阁号)里面讨论﹔因为维基里面有许多台湾铁道协会的朋友,在辗转透过铁道协会反映后,相信台铁局运务处营业科所掌之此网页资料,搞不好就可以于不用仓促摘除情况下,马上注明“来自维基”或所谓“五位最近编辑者”的规定。这样,不是比现在的移除维基资料的结果,更可以宣传维基吗?--winertai 2007年5月18日 (五) 02:14 (UTC)[回复]
见报的报导最好要强调如何引用百科的资料,将社群要传达的讯息集中在如何使用百科就好。—Jasonzhuocn 2007年5月22日 (二) 04:02 (UTC)[回复]

请尽速与较为完整的 TEMU1000 条目进行整并。[编辑]

本条目欠缺的部份太多,不够完整,大部分也都是文史资料而欠缺车型的各种基本资料等等, 与较为正统的 TEMU1000 条目整并为上,小弟的建议请大家尽速反应

ps.

太鲁阁号不算是独立的列车等级,他是属于自强号的等级, 官方讲法是自强号太鲁阁列车,运行图叫做自强号taroko速 车票上面也是打自强号,票价也是一样, 所以不应该以列车等级作为 TEMU 的独立。

虽是不同条目,但刚刚阅读,发现历史事件/重大事故段落似有重复,应可整并。春日クリス 敲敲 2012年7月16日 (一) 21:28 (UTC)[回复]

台北-花莲间的行车时间问题[编辑]

@Mafalda4144口口声声说过往纪录上是1小时50分,但却没有附上任何来源依据可以佐证此纪录的存在,建请附上相关的来源证明佐证,否则将视为是不可靠的来源。何况目前找到的纪录佐证来源是1小时59分,但条目内容却是1小时50分,明显有不一致的问题;条目内容与来源内容要一致才是正确的编写原则,否则纪录没有来源佐证就干脆都不要写。--Karr 2023年5月3日 (三) 14:55 (UTC)[回复]

您好,原本写在条目上的纪录很久了,编写方式也是“约”,阁下附上来源并不表示这是可靠的,文献中也没说资料来源参考哪里的,合理的论文都会附上参考资料,这是我的疑虑,中立的写法还是要用原本的数值,或若有疑虑就删除,就算有文献也未必是可靠来源。--Mafalda4144留言2023年5月3日 (三) 15:01 (UTC)[回复]
但是完全没参考资料来源的内容更没真实性,岂有没来源的比有来源的更能成为可靠来源?我提出的来源可是官方资料何来不可靠?难道你要跟我说“没来源的资料叫做可靠”吗?如果没来源的资料内容叫做“中立”、“可靠”的话那任何人随便打出来的内容都可以叫做“中立”、“可靠”!变成以后维基百科任何内容也都不用附来源了。何况你都提到合理的论文都会附上参考资料,那反过来说没参考资料是能当合理的论文吗?原有文献上的不足就应该要补足其不足,而不是合理化文献既有问题。原本的数值若都没任何参考资料来源佐证就不能说是“中立”,我不相信这些数值都是没来源佐证的。--Karr 2023年5月3日 (三) 15:0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