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淑 (宋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淑(1002年—1059年),字獻臣,北宋徐州豐人。

李若谷之子。博學多才。大中祥符七年,十二歲,向皇帝獻文,被賜童子出身,授秘書省校書郎[1]歷官館閣校勘。景祐元年(1034年)二月,知制誥,上《時政十議》。生平好藏書,共二萬三千多卷,並撰有《邯鄲圖書志》。[2]李淑反對新政,他利用兼翰林侍讀學士之職,攻擊新政。諫官歐陽修在延和殿當面斥指李淑奸邪,又上奏李淑依附呂夷簡為朋黨,[3]請求給李淑外任差進,「使正人端士安心作事,不優讒毀之言」。權知開封府吳育更告發李淑在開封府與吏人多褻近,致使巨盜逍遙法外。慶曆三年九月壬辰,罷翰林學士,為給事中,出知鄭州。[4]嘉祐四年,有風眩之症,卒於河中府任上。[5]。有子李壽朋

注釋[編輯]

  1. ^ 全宋文·李淑傳》稱「大中祥符七年,真宗幸亳,淑年十二,獻文賦詩,賜童子出身。」
  2. ^ 郡齋讀書志》卷九
  3. ^ 《續資治通鑑·宋仁宗慶曆三年》:「諫官歐陽修奏事延和殿,面論淑奸邪,退又上言:『淑朋附呂夷簡,在三屍五鬼之數,望早與一外任差遣。』」
  4. ^ 《長編》卷一四三
  5.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八九

參考書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