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馬豫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豫章(1905年—1977年1月26日),原名馬漢幟。陝西米脂楊家溝人。曾任延安市市長中華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副主任、黨組成員。

生平[編輯]

生於當地著名大地主世家、陝北望族,是「馬光裕堂」的創始人馬嘉樂的六世孫。[1]僅在新中國成立前馬氏家族就出了西北大學校長馬師儒延安大學校長馬潤之,陝甘寧邊區米脂中學校長及延安行知中學校長馬濟川,《光明日報》副總編馬沛文,《西安晚報》總編馬漢卿,電力及自動化專家馬師亮,紡織專家馬師尚,革命家馬明方等在科技、經濟、文化等方面有突出成就者47人,廳局級以上43人,高中級職稱55人,大專以上學歷138人。[2]後來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轉戰陝北8個月的中共中央前委機關與警衛部隊共計600餘人於1947年11月22日到了地處陝西米脂縣城東南23公里的楊家溝,毛澤東在楊家溝停留了四個月零二天,是中共中央轉戰陝北一年間居住最長的地方。毛澤東在楊家溝的住處是馬家第十代傳人馬醒民親自設計建造的「上院」。[3]毛澤東把楊家溝稱為「中國革命的轉折點」。中央機關住進了馬豫章家老宅院子。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擴大會議(即著名的「十二月會議」)在米脂楊家溝馬豫章家老宅客房召開。毛澤東在會上作了《目前的形勢與我們的任務》的報告,第一句話就是:「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個轉折點。」「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個偉大的事變。」[4]

1921年入陝北聯合縣立榆林中學學習。受魏野疇王懋廷等影響,參加了反對當地軍閥井岳秀的鬥爭。1925年考入北京中國大學。1928年由張幼卿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受組織派遣到太原任中國革命互濟會山西分會執行委員、組織部部長。入延安馬列學院學習。被任命為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部秘書長、綏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副專員兼綏德縣長。1940年10月16日至28日,參見陝甘寧邊區縣長聯席會議,謝覺哉傳達中共中央對邊區工作的指示並就選舉工作與建立「三三制」的報告。[5]陝甘寧邊區政府秘書處主任、1943年任延屬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副專員兼延安市副市長。1944年11月任延安市長等職。[6]被邊區政府委任為劉志丹靈柩移回志丹縣的「移靈專員」,代表陝甘寧邊區政府負總責,在劉志丹胞弟劉景范的配合下妥善完成。[7]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原臨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8]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經委員會辦公廳主任兼中財委機關黨委副書記、鐵道部教育局局長。1957年12月任中華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副主任、黨組成員,分管辦公廳、工藝美術局、科技局等。1964年調任陝西省政協第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9]1977年1月8日,72歲的馬豫章堅持參加西安各界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舉行的紀念周恩來總理逝世一周年大會,在嚴寒的雪地站了兩個多小時,引起心臟病復發,於1月26日逝世。

家人[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杨东:“‘白皮裹红瓤’的抗日县长马豫章”,来源:团结报-团结网,2016-08-05. [202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5). 
  2. ^ 張聞天:《米脂縣楊家溝調查》 ,三聯書店1957年版,1980年人民出版社重版。
  3. ^ 韩毓海:“赶考(四):‘千年以降横渠路’”,中国青年杂志,2021/05/01,来源: 北京大学新闻网。. [202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5). 
  4. ^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202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07). 
  5. ^ “党史上的今天·陕西|陕甘宁边区县长联席会议”,来源:《陕西日报》. [202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5). 
  6. ^ 《延安地區政務志》編委會. 延安地區政務志.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0-12: 244. ISBN 7-224-05590-5.
  7. ^ 常天明:“马豫章:一生当了5次县长或市长 被毛主席称为‘白皮红瓤’”,来源:“米脂宣传”官网,2020-05-28。. [202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7). 
  8. ^ 《马豫章》,数据来源: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暨榆林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官网,2015-05-25. [202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7). 
  9. ^ 《马豫章》,数据来源:米脂县人民政府网站,2013-09-10. [202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