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複線鐵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複線路軌

複線鐵路,或雙線鐵路,是指在同一時間,兩個相對的通行方向的列車互不干擾的鐵路。有別於單線鐵路,單線鐵路通常每隔一段距離就設置一個會車時使用的車站,稱為「交會站」,用於相對行駛的列車停車避讓。

複線鐵路有點類似於「分道行駛」的公路,通過合理的設置,沒有正面相撞的危險,可以大大提高運輸的效率。但是複線鐵路顯然需要更寬的路基,在山區等地形困難的地段,有時不得不仍然只建設單線鐵路,甚至部分僅供會車使用的車站不得不建在隧道中和橋樑上。

複線鐵路解決了單線鐵路的會車的問題,但並未解決同方向不同速度的列車的追越問題。快速列車要超越慢速列車有兩個方式:

  1. 慢速列車停車待避快速列車,為這樣的用途而設置的車站稱為「號誌站」。
  2. 修建第三線和第四線的鐵路。如廣深鐵路中國大陸的第一條四線鐵路[1][2][3]山手線的路段大量使用複線。

各國的繁忙鐵路幹線、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為了達成高密度和高效率,大部分都是複線鐵路。

平行複線與非平行複線[編輯]

豐沙鐵路永定河谷的上行線與下行線分開的不平行路段
(括號內數字為北京站起計距離,單位:公里)
路線長度 121公里
軌距 1435(標準軌)毫米
電化模式 25000伏特交流
連接豐臺西站方向
雁翅站 (60)
上行線與下行線分開
珠窩東站 (69)
珠窩站 (69)
沿河城西站 (79)
沿河城站 (79)
幽州東站 (84)
幽州站 (84)
舊莊窩西站 (91)
舊莊窩站 (91)
攔河壩無人站
官廳西站 (102)
官廳站 (102)
上行線與下行線合併
邢家堡站 (111)
連接沙城站方向

平行複線是指兩條鐵路線路相距很近(中國鐵路規定普速複線相距不小於4米,高速複線相距不小於4.4米),走向大致平行,沿途接軌的各車站相同。一般在地勢簡單或者一次新建成複線的情況下採用這種情況,具有佔地節省、投資節省、共用車站的技術設備與行車設施等優點。所經過的橋樑、隧道往往都是複線橋、複線隧道。

非平行複線是指兩條路線路線雖然也是分為上下行固定行車方向,但是相距可能較遠,路線走向可能不一致,沿途接軌的車站也可能不一致的情況。這是因為沿線地勢複雜困難,難以佈置雙線;或者是既有單線運量飽和而新增建第二線改為複線行車,既有老線與第二線由於建設年代不同導致設計、施工技術差別巨大,往往是既有老線沿山麓河谷曲折展線,而新建第二線大量採用橋樑、隧道的捷徑線。西康鐵路的秦嶺特長隧道就是因地勢與施工限制,採取兩條單線隧道。而豐沙鐵路隴海鐵路寶雞——天水段,都是在既有單線技術條件下非常落後的情況下,新增二線採取了非常高的路線標準,橋隧比很大。上越線原設計為單線鐵路,進行複線化改造後,另一單線行車方向在深山隧道中,造就部分車站——如土合站——的另一行車方向月台也藏在深山隧道內。

複線與單線並列[編輯]

雙線鐵路有複線與單線並列兩種形式,差別在於列車行駛的安排,複線的情況列車在各別行車線只會向固定方向行駛,而單線並列則是各別行車線都可以雙向運行。

單線並列在台鐵稱為「雙單線」,而台灣高鐵稱為「雙線」。

注意[編輯]

雙線鐵路並非指有兩條鐵軌的「雙軌鐵路」,而單線鐵路也非指只有一條鐵軌的「單軌鐵路」。

相關條目[編輯]

註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我国首条四线铁路广深四线开工 总投资达47亿元. 資訊時報. 2005-08-27 [2011-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我国首条四线铁路动工 广深线将实现客货分流. 深圳商報. 2005-01-01 [2011-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3. ^ 广深铁路旅程缩短十五分钟. 羊城晚報. 2007-01-11 [2011-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