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客屬八邑福德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客屬八邑福德祠
望海大伯公廟
基本資訊
國家 新加坡
位置中區市中心珀瑪路50H號
(新加坡郵區079903)
主神大伯公
建立時間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

客屬八邑福德祠(英語:Fook Tet Soo Hakka Temple),是一間位於新加坡中區市中心客家道教古廟,因在還沒移山填海發展商港之前廟址靠海而俗稱望海大伯公廟[1]

歷史[編輯]

負責管理廟宇的兩個客家會館(應和會館豐永大公會)的資料顯示,福德祠現今的所在地自嘉慶廿四年(1819年)以來就有一座大伯公廟,這表示該廟很可能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大伯公廟。過去,當地的漁夫會在出海打魚前前往福德祠求平安,而新移民也會到此祈求自己在新加坡能夠平安、成功。雖廟宇由客家人創立,但古廟向來都受各籍貫香客的歡迎。[2]

道光廿四年(1844年),客屬八邑福德祠的主體建築建成。

咸豐十一年(1860年),應和會館(前身應和公司),豐永大公會(前身豐永大公司)與族人資助廟宇重修,廟宇此時由兩會館共同管理。[1]

光緒三年(1877年),福德祠獲得其所在地的地契。[3]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兩會館增設寺廟建築的左翼。[1]

1970年,為修復二戰對寺廟造成的破壞和多年來的磨損,福德祠再次進行了大修。[3]

1982年,廟宇土地被政府徵用,時任福德祠總理曾德銓向政府上訴陳情,經過協調後政府承諾非在不得已下將不拆除廟宇,廟宇現以臨時租用條約按月付租金。[1][4]

2006年1月,面對可能即將被拆除的威脅,福德祠以8300新元贊助考古工作,以研究古廟與其他社群之間的關係和生活方式,爭取被列為國家古蹟。考古隊發現了1000多件文物,包括一些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的陶瓷和玻璃器皿,以及一些日軍和英殖民者遺留的二戰時期的文物。[3][5]

建築[編輯]

福德祠的建築特色與中國南方的潮州建築非常相似。寺廟主祠福德祠及輔祠同德宮兩座並立組成,兩者之間隔一火巷;其整體是個兩進兩廊一護室的主祠加一座也是兩進兩廊的輔祠。主祠首進是三開間的門廳或拜殿,門樓肚只開一門,符合大伯公的神格位階。門額書「福德祠」左右們聯「福流粵海,德被南邦」。拜殿之後左右兩廊連通道正殿,圍合中央天井。這種兩殿佈置類似於中國潮州地區的四合院院落建築模式(在潮州稱「四點金」),可以看出當年潮州工匠很可能參與了這間客家寺廟的建造。[3][4]

文物[編輯]

福德祠內有多件文物,最古老的是一塊清道光廿四年(1844年)的銅製雲版,廟裏也藏有同治四年(1865年)的《永沾伯佑》匾額、光緒八年(1882年)的《求則得之》匾額、光緒廿九年(1903年)的《福蔭群生》匾額和一口光緒三十四年(1909年)的古鐘。[1]

神明[編輯]

主神:大伯公

眾神/佛:地藏菩薩、當年太歲、張公聖君 (法主公)、玄天上帝齊天大聖蓮花三太子哪吒財神爺觀音、文關帝、武關帝、太上老君虎爺土地公、大二爺伯、孝子公、四面佛[1]

祭祀慶典[編輯]

主要祭典:

大伯公千秋:二月初二

太上老君下降度人:七月初一[1][3]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Hock Teck See or Fook Tet Soo Hakka Temple客属八邑福德祠. BeoKeng 廟宮. [2021-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2. ^ Fook Tet Soo Hakka Temple 福德祠大伯公庙. Chinatownology. [2021-09-23]. ([chinatownology.com/fook_tet_soo_hakka_temple.html 原始內容] 請檢查|url=值 (幫助)存檔於2019-09-02) (英語). 
  3. ^ 3.0 3.1 3.2 3.3 3.4 Lee, Ivy. Fook Tet Soo Khek Temple. Singapore Infopedia.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 National Library Board. [2021-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6) (英語). 
  4. ^ 4.0 4.1 edmund_chf. 新加坡 客属八邑福德祠. 客家風情. 2013-03-30 [2021-09-23] (中文). 
  5. ^ 田曉容. 力争成为国家古迹 新加坡客家古庙出专刊求生存. 中國僑網. 2006-07-03 [2021-09-23]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