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尼日利亞歷史年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尼日利亞的歷史年表,包括尼日利亞及其前身的關鍵的法律和版圖變動以及重要的政治事件。

世紀: 17 · 18 · 19 · 20 · 21

早期歷史[編輯]

巴黎展出的諾克文明雕像

公元前8000年:出現了已知最早的古物和石質建築。伊博地區的居民主要是狩獵採集者,其中有班圖人的祖先

公元前5000年:伊爵人的定居點出現在了尼日爾河三角洲[1]

公元前3000-500年: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有可能包括甘薯的馴化)

公元前1500年-公元200年:諾克文明出現在了尼日利亞北部

公元前765年:在奧皮(今日的恩蘇卡鎮)出現了早期的鐵器[2]

公元500年:諾克文明結束[3]

伊波,約魯巴和豪薩文明的崛起[編輯]

約9世紀:伊波人的大型國家伊波-奧克武建立了複雜的社會結構,並產出了大量的文物,包括玻璃飾品和青銅器[4]

900:伊波人建立的恩日王國的統治開始[5]

10-11世紀: 豪薩人在卡齊納等地建立了國家.[6]

1100:卡奈姆-博爾諾王國轉為了伊斯蘭教[7]

約1100: 約魯巴人建立了奧約帝國,這一帝國會在接下來的數個世紀中迅速成長 [8]

約1010: 第一位有記載的扎造國王 [9]

1200:伊樂-伊菲成為了約魯巴大城市[10]

約1200:豪薩諸城邦完成了伊斯蘭化[8][11]

1255:貝寧的奧巴,伊維多奪取了權力

1349: 第一位有記載的卡諾蘇丹,自此卡諾轉變為蘇丹國.[12]

約1350: 卡諾開始向朱昆地區擴張,伊斯蘭影響進一步擴散 [13]

1450:尼日利亞開始與歐洲人在大西洋海岸進行接觸 [14]

約1450: 第一位有記載的卡齊納蘇丹[6]

約15世紀中:桑海帝國征服了科比,亞里等位於今尼日利亞西北部的原始信仰部落,帶來了更大的伊斯蘭影響.[15]

1531: 第一位有記載的努佩國王.[16]

約1550: 伊波人建立了奧尼查

1554: 卡齊納擊敗了來自位於今天馬里桑海帝國入侵者.[6]

1579: 扎造成為了蘇丹國,並更名為扎里亞(Zaria)[17]

16世紀晚期: 恩日王國發展進入巔峰,甚至達到了貝寧王國的邊界 [18]

17世紀[編輯]

1625年的西非地區,現代的尼日利亞包括其中的博爾固、奧約、努佩、貝寧和伊波諸邦.

18世紀[編輯]

年份 日期 事件
1728 奧約帝國入侵了達荷美王國。此後,達荷美王國成為了奧約帝國的附庸。[19]
1767 6月 英國奴隸商人在卡拉巴爾河上進行了大屠殺.[20]
1800 索科托哈里發國通過吉哈德(聖戰)征服了其他約魯巴國家。[21]

19世紀[編輯]

Year Date Event
1803 在美國的佐治亞州一大批伊博人奴隸奪取了販奴船[22]
1807 3月25日 英國通過了《1807奴隸貿易法案》,禁止其附屬國進行奴隸貿易.[14]
1833 奧約帝國滅亡[14]
1841 基督教傳教士前往尼日爾地區探險.[14]
1846 教會向阿貝奧庫塔派遣了傳教士[14]
1851 1月1日 大不列顛與拉各斯合約簽署 1861 8月6日 英國將拉各斯佔為皇家殖民地.[14]
1864 薩繆爾·阿賈伊·克勞瑟成為了第一位非洲裔的聖公宗傳教士.[23]
1879 喬治·陶布曼·高迪組織了數次對尼日爾河流域的探險
1880 英國對尼日利亞南部的征服開始
1885 通過柏林會議,其餘歐洲國家承認了英國對尼日利亞的主權。[24]
1887 奧珀波的雅雅國王被英國人驅逐至西印度群島.[14]
1891 約翰·佩因·傑克遜成為了《拉各斯周報》的出版人[23]
1892 英國人用馬克沁機槍擊敗了伊耶布王國,向完全統治拉各斯西南部更近了一步[25]
1893 英國人將西南部的約魯巴土地整合為一個保護國[14]
1894 反對皇家尼日爾公司的布拉斯曼暴亂爆發[14]
1895 1月29日 科科國王成功在皇家尼日爾公司的總部阿卡薩引導了一次襲擊
2月2日 總領事克勞德·麥克斯威爾·麥克唐納收到了一封來自科科國王的信,提議以襲擊中的人質來交換對公司破壞的補償,這個要求被拒絕了[26]
2月20日 皇家海軍對國王科科進行了反擊,洗劫了嫩貝
1897 1月4日 英國的尼日爾海岸保護國企圖對貝寧城進行奇襲,但貝寧王國發現了這一企圖並成功將其阻止
2月9日-18日 貝寧城陷落,貝寧王國滅亡 [27]
1898 反對英國統治的艾庫馬庫運動開始.[14]
1900 1月1日 所有尼日利亞的土地均已處於英國的統治之下

20世紀[編輯]

年份 日期 事件
1901 英國-阿羅聯邦戰爭開始
1902 英國-阿羅聯邦戰爭結束;阿羅聯邦滅亡
1903 1月 卡諾陷落
英國征服了大部分的北尼日利亞,包括了索科托哈里發國
1905 英國對南尼日利亞的征服結束
1906 5月1日 殖民局合併了拉各斯殖民地和南尼日利亞保護國
1908 德國的尼日利亞比圖曼公司開始在海岸線上搜尋石油.[28]
新聞人赫伯特·麥考利鼓勵的對拉各斯水費的抗議開始.[14]
1912 弗雷德里克·盧嘉爵士,北尼日利亞的執政官,建立了間接統治的體制[14]

南尼日利亞公務員聯盟成立,隨後,北尼日利亞公僕聯盟亦成立[14]

1914 1月 南北尼日利亞殖民地合併 [29]

. 英國皇室獲得了尼日利亞礦物開採的壟斷權

尼日利亞士兵開始在英國的部隊中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14]
1918 在艾格巴發生了反抗英國的阿杜比叛亂 [30]
1920 英屬西非國會在阿克拉建立 [31]
1922 克里福德憲法頒佈
1925 西非學生會建立 [32]
1928 4月 英國開始在尼日利亞直接徵稅
1929 10月14日 新執政官開始計劃增稅
11月 「婦女之戰」,一場大範圍抗議增稅的暴亂
[1931 尼日利亞教師聯盟成立[14]
1936 尼日利亞青年運動成立[14]
1937 尼日利亞殼牌石油發展公司被授予了石油開採權.[28]
1944 尼日利亞與喀麥隆國家議會由納姆迪·阿茲基偉成立.[14]
1945 全國範圍的大罷工.[14]
第一個十年經濟發展計劃開始實施.[14]
1946 尼日利亞開始了去殖民化運動,尼日利亞的國家主義亦開始發展.
1950 北方與南方代表的會議於伊巴丹舉行 [33]
1951 麥克佛森憲法頒佈
約魯巴文化的政黨,由奧巴費米·阿沃洛沃領導的行動集團成立.[14]
1953 5月1日 卡諾暴亂.[34]
1956 殼牌公司首次在奧洛博日和阿法姆發現了石油.[28]
1959 尼日利亞舉行了一次選舉來組建獨立後的政府,北尼日利亞政治家獲取了議會的大多數席位。
1959石油利潤徵稅法令規定了石油的收入將在企業與政府之間五五分成[28]
1960 去殖民化和國家主義時代結束
提夫起義 [35]
10月1日 在首相塔法瓦·巴勒瓦和納姆迪·阿茲基偉的領導下尼日利亞從英國獨立 [36]
1963 10月1日 尼日利亞切斷了它與英國僅存的聯繫,成立了尼日利亞第一共和國 [36]
阿拉伯海灣石油公司獲得了海外石油開採執照.[28]
1964 12月1日 全國性的國會大選
第二次提夫起義被警察鎮壓.[35]
1965 西部地區舉行了大選
秋季 哈克特港的石油精煉廠完成建設。其60%屬於聯邦政府,另外40%為殼牌公司所有.[28]
1966 1月15日 一次兵變推翻了第一共和國,巴勒瓦、北尼日利亞首相艾哈邁杜·貝洛和財政部長費斯圖斯·奧克提-艾博被刺殺 [37]
1月16日 由約翰遜·阿吉伊-伊龍西領導的聯邦軍事政府成立 [38]
2月23日 艾薩克·阿達卡·波洛宣佈「尼日爾三角洲共和國」從聯邦脫離。這一脫離被奧朱庫摧毀並打死了189人。[39]
7月29日 北方派的軍官領導了一次反政變,刺殺了阿吉伊-伊龍西和西尼日利亞的軍事執政官阿德昆勒·法朱伊。雅各布·高溫成為新總統。[40]
1967 阿薩巴大屠殺:穆斯林豪薩人和富拉尼人對信奉基督教的東尼日利亞伊博人進行了屠殺,數千人死亡。這導致了伊博人開始往東遷移 [41]
5月27日 高溫將全國細分為十二個行政區劃。這次細分削弱了東尼日利亞的政治力量
5月30日 楚克奧美卡·奧朱庫,東尼日利亞的執政官,宣佈他的省份作為比奧法拉共和國獨立 [42] 1970 1月8日 奧朱庫流亡海外,他的副官菲利普·艾芬成為了比奧法拉共和國的總統 [43]
1月15日 艾芬宣佈投降,比奧法拉再次被整合入尼日利亞 [44]
1971 尼日利亞加入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14]
1973 1月22日 卡諾空難發生,導致176人遇難
1975 1月29日 雅各布·高溫在一次不流血政變中被推翻,穆爾塔拉·穆罕穆德成為新的國家元首 [45]
1976 2月13日 穆罕穆德被刺殺,他的副官,中將奧魯塞貢·奧巴桑喬成為新的國家元首,並設置了結束軍事統治的日期[46]
1979 10月1日 謝胡·沙加里宣誓成為總統;他建立了美式的第二共和國 [47]
1983 沙加里成功連任
12月31日 沙加里的政府在一次宮廷政變中被驅逐,穆罕穆德·布哈里成為了新的國家元首及尼日利亞最高軍事議會的主席 [48]
1984 4月17日 布哈里的政府宣佈了第4號法令,規定通過虛假信息來諷刺政府為非法
1985 8月 布哈里在一次宮廷政變中被推翻,伊布拉辛·巴賓哥達成為了新的國家元首 [49]
1990 4月 中尼日利亞的基督教官員,在吉迪恩·奧卡的領導下嘗試通過政變推翻巴賓哥達但並未成功 [49]
1992 巴賓哥達建立了兩個新的政治政黨,社會民主黨(SDP)與國家共和大會(NRC)來嘗試還政於民 1993 6月12日 莫舒德·阿比奧拉贏得了總統大選但巴賓哥達拒絕承認 [50]
8月26日 巴賓哥達迫於壓力被迫辭職,厄內斯特·桑尼肯接任總統之位。[51]
11月17日 桑尼肯亦被迫辭職. 國防部長薩尼·阿巴查成為國家元首並建立了臨時政府。[52]
1995 3月13日 阿巴查以未遂政變的名義逮捕了奧巴桑喬 [53]
11月10日 人道主義者、環保主義者卡山偉華和另外8個人被絞死 [54]
1998 6月8日 阿巴查死於心臟病,阿卜杜薩拉米·阿卜杜卡爾成為新的國家元首並減緩了對政治活動的限制 [55]
6月15日 奧巴桑喬被釋放[53]
1999 2月10日 奧巴桑喬被選為總統[53]
5月26日 奧巴桑喬宣誓就職並建立了第四共和國 [53]
12月19日 奧巴桑喬命令軍隊攻擊位於尼日爾河三角洲的奧迪市來為在那裏被殺的12位警察報仇。[53]
2000 1月27日 沙里亞(伊斯蘭教法)在穆斯林佔主導的贊法拉州開始實行
5月 沙里亞的實行導致卡杜納爆發了宗教動亂
6月5日 奧巴桑喬建立了尼日爾河三角洲發展委員會來解決那裏的人類和環境問題 [56]

21世紀[編輯]

年份 日期 事件
2002 阿布賈舉行的世界小姐選美大賽因被保守的穆斯林認為是「褻瀆」導致了本地的宗教暴亂 [57]
10月10日 國際法院裁定尼日利亞不對其與喀麥隆的爭議地區巴卡西半島擁有主權 [58]
2003 4月 奧巴桑喬成功連任
5月29日 奧巴桑喬再次宣誓就職,開啟了他的第二個任期
2004 奧巴桑喬由於在高原州出現的暴亂而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2006 5月16日 國民大會投票反對移除任期限制
6月13日 奧巴桑喬在紐約會見喀麥隆總統保羅·比亞,聯合國安理會主席科菲·安南來解決巴卡西半島問題 [59]
8月1日 尼日利亞軍隊從巴卡西撤軍 [60]
3-11月 3棟位於拉各斯的建築倒塌,導致27人遇難
2007 3月15日 獨立國家選舉委員會宣佈了24名候選人的名單。
4月21日 奧馬魯·亞拉杜瓦,卡齊納州的執政官,被選為總統 [61]
2009 11月23日 亞拉杜瓦前往沙特阿拉伯治療心臟疾病,這引起了對其是否有能力繼續執政的質疑並導致了權力真空 [62]
2010 5月5日 亞拉杜瓦死於慢性疾病。其副總統,古德勒克·喬納森成為新的總統。國家宣佈默哀七天。[63]
10月1日 尼日利亞慶祝其獨立50周年紀念日。慶祝過程中,阿布賈市中心的鷹廣場遭遇了汽車炸彈襲擊,導致13人死亡。[35]

引用[編輯]

  1. ^ Ariye, E.C. 「The Ijo (Ijaw) People of Delta State: Their Early History and Aspect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Practices.」 Historical Research Letter, vol. 8, no. 1, 2013..(英文)
  2. ^ Okafor, Edwin Erne. EARLY IRON SMELTING in NSUKKANIGERIA: INFORMATION from SLAGS and RESIDUES. The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and Prehistory,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1992, p. ii.(英文)
  3. ^ Breunig, Peter, et al. Nok : African Sculpture in Archaeological Context. Frankfurt Am Main, Africa Magna Verlag, 2014, p. 21.(英文)
  4. ^ Njoku, Raphael Chijioke. 「Igbo Ukwu.」 African History, 29 Mar. 2019, oxfordre.com/africanhistory/view/10.1093/acrefore/9780190277734.001.0001/acrefore-9780190277734-e-585.(英文)
  5. ^ M El Fasi. 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 / 3. Africa from the Seventh to the Eleventh Century. London, Heinemann, 1995.(英文)
  6. ^ 6.0 6.1 6.2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Katsina | Historical Kingdom and Emirate, Nigeria.」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 July 1998, www.britannica.com/place/Katsina-historical-kingdom-and-emirate-Nigeria. Accessed 20 Aug. 2021.
  7. ^ Cartwright, Mark. 「Kingdom of Kanem.」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23 Apr. 2019, www.worldhistory.org/Kingdom_of_Kanem/.(英文)
  8. ^ 8.0 8.1 Djibril Tamsir Niane, Unesco.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for the Drafting of a 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 (1984). Africa from the twelfth to the sixteen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 270ff. ISBN 0-435-94810-5.
  9. ^ Stewart, John (1989). African States and Rulers. London: McFarland. p. 297-298. ISBN 0-89950-390-X.
  10. ^ Egu, Ken Chiedozie. 「Ile Ife, Nigeria (Ca. 500 B.C.E.- ).」 Blackpast, 16 Mar. 2011, www.blackpast.org/global-african-history/ile-ife-ca-500-b-c-e/.(英文)
  11. ^ Yoo, Jiwon Amy. 「Hausa City States (Ca. 1000-1815).」 Blackpast Store, 24 Aug. 2009, www.blackpast.org/global-african-history/hausa-city-states/.(英文)
  12. ^ Ibrahim Ado-Kurawa. "Brief History of Kano 999 to 2003". Kano State Government.
  13. ^ Kano Chronicle," ed. Palmer, pp. 70-72.
  14.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14.13 14.14 14.15 14.16 14.17 14.18 14.19 14.20 Falola & Heaton, A History of Nigeria (2008), "Chronology" (pp. xiii–xviii).(英文)
  15. ^ Salamone, Frank A., Gods and goods in Africa: persistence and change in ethnic and religious identity in Yauri Emirate, North-Western State, Nigeria.
  16. ^ Stewart, John (1989). African States and Rulers. London: McFarland. p. 204. ISBN 0-89950-390-X.
  17. ^ Stewart, John (1989). African States and Rulers. London: McFarland. p. 297
  18. ^ Fasi, Muhammad; Hrbek, Ivan (1988). Africa from the Seventh to the Eleventh Century. London: Heinemann. ISBN 0-435-94809-1.
  19. ^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Oyo Empire | Historical Kingdom in Western Africa.」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 July 1998, www.britannica.com/place/Oyo-empire. Accessed 15 Aug. 2021.(英文)
  20. ^ Randy J. Sparks, The Two Princes of Calabar: An Eighteenth-Century Atlantic Odysse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674-01312-3; Chapter 1: "A Very Bloody Transaction: Old Calabar and the Massacre of 1767A.A.B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文).
  21. ^ Maishanu, Hamza Muhammad; Isa Muhammad Maishanu. The Jihad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Sokoto Caliphate. Islamic Studies. 1999, 38 (1): 119–131(英文)
  22. ^ Ciucevich, Robert (July 2009). "Glynn County Historic Resources Survey Report" (英文)
  23. ^ 23.0 23.1 G. I. C. Eluwa. "Background to the Emergence of the National Congress of British West Africa", African Studies Review, September 1971.(英文)
  24. ^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erlin West Africa Conferenc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8 Nov. 2020, https://www.britannica.com/event/Berlin-West-Africa-Confere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15 August 2021.(英文)
  25. ^ Lugard, cited by Cedric Pulford: Eating Uganda: From Christianity to Conquest, 1999, p. 147
  26. ^ Sir W. Geary, Nigeria under British Rule (1927), pp. 194–96(英文)
  27. ^ Chapter 77,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英文)
  28.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Bruno Pierri, 「A New Entry into the World Oil Market: Nigeria and Its Relations with the Atlantic Powers, 1967–197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unomia. Rivista semestrale di Storia e Politica Internazionali 1.2, 2013.
  29. ^ "Arewa Center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ACRD)" www.arewaonline-ng.com.
  30. ^ Oduntan, Oluwatoyin B. (2010). Elite Identity and Power: A Study of Social Change and Leadership among the Egba of Western Nigeria 1860–1950。Halifax, Nova Scotia: Dalhousie University. pp. 218–232(英文)
  31. ^ ELUWA, G.I.C. (1971-01-01). "The National Congress of British West Africa: a Study in African Nationalism". Présence Africaine. 77 (77): 131–149 (英文)
  32. ^ "History of WASU", The WASU Project.(英文)
  33. ^ Omipidan, Teslim Opemipo. 「The Ibadan All-Nigerian Constitutional Conference of 1950.」 OldNaija, 26 Apr. 2016, oldnaija.com/2016/04/27/the-ibadan-all-nigerian-constitutional-conference-of-1950/. Accessed 15 Aug. 2021. (英文)
  34. ^ Comprehensive GOVERNMENT for Senior Secondary Schools by Johnson Ugoji Anyaele page 183,Pp.8 (英文)
  35. ^ 35.0 35.1 35.2 Okeremilekun, Folashade. 「THE TIV RIOTS of 1960-1964.」 Spread.ng, 20 Feb. 2021, spread.ng/informative/the-tiv-riots-of-1960-1964/6708/.(英文)
  36. ^ 36.0 36.1 J.F. Ade Ajayi, and Reuben Kenrick Udo. 「Nigeria | Culture, History, & Peopl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6 Jan. 2019, www.britannica.com/place/Nigeria.(英文)
  37. ^ Sani., Umar, Muhammad (2006). Islam and colonialism : intellectual responses of Muslims of Northern Nigeria to British colonial rule. Leiden: Brill. ISBN 900413946X. OCLC 62554253(英文)
  38. ^ "Nigeria - The 1966 Coups, Civil War, and Gowon's Government". countrystudies.us.(英文)
  39. ^ Oriola, Temitope B. (2016). Criminal Resistance?: The Politics of Kidnapping Oil Workers. Routledge. ISBN 9781317157847.pp 85-86 (英文)
  40. ^ Siollun, Max. Oil, Politics and Violence: Nigeria's Military Coup Culture (1966-1976). Algora. p. 110. ISBN 9780875867090.(英文)
  41. ^ "Asaba Massacre: After the killings, Asaba became a town of just women, with no men –Gwam". Punch Newspapers. 2017-11-18 (英文)
  42. ^ "Biafra | secessionist state, Nigeria". Encyclopedia Britannica.(英文)
  43. ^ Odumegwu Ojukwu, Chukwuemeka (January 1989). Because I am involved. Spectrum Books Ltd., 1989. pp. 66–67. ISBN 9789782460462.(英文)
  44. ^ "Nigeria’s Great Speeches - Statement at Dodan Barracks on January 15, 1970 by Major-General Phillip Efiong (Officer Administering the Republic of Biafra)"(英文)
  45. ^ Solomon Obotetukudo (2011). The Inaugural Addresses and Ascension Speeches of Nigerian Elected and Non-elected presidents and prime ministers from 1960-2010.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pp. 66–68. (英文)
  46. ^ Siollun, Max. Oil, Politics and Violence: Nigeria's Military Coup Culture (1966-1976). Algora. p. 193. ISBN 9780875867090.(英文)
  47. ^ "Alhaji Shehu Shagari [1924–2018]". Daily Trust. 8 January 2019.(英文)
  48. ^ May, Clifford D. (4 January 1984). "DEPOSED NIGERIAN PRESIDENT IS UNDER ARREST (Published 1984)". The New York Times. ISSN 0362-4331 (英文)
  49. ^ 49.0 49.1 "Muhammadu Buhari".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8 February 2019 (英文)
  50. ^ http://www.southelevation.com/2010/08/mko-is-june-12-also-dead.htm[失效連結] (英文)
  51. ^ Noble, Kenneth B. (27 August 1993). "Nigerian Ruler Cedes Power to Civilian (Published 1993)". The New York Times. ISSN 0362-4331 (英文)
  52. ^ "Nigerian Military Leader Ousts Interim President". The New York Times. Associated Press. 18 November 1993. ISSN 0362-4331(英文)
  53. ^ 53.0 53.1 53.2 53.3 53.4 Iliffe, John (2011). Obasanjo, Nigeria and the World. James Currey. ISBN 978-1847010278.(英文)
  54. ^ Aigbogun, Frank (13 November 1995). "Nigerian Activist's Last Words: 'The Struggle Continues'". AP NEWS. Archived(英文)
  55. ^ "Successor to General Sani Abacha appointed". IFEX Alerts. International Freedom of Expression Exchange. 9 June 1998
  56. ^ Juliana Taiwo (11 September 2008). "Yar'Adua Creates Ministry of Niger Delta". This Day.(英文)
  57. ^ Full original ThisDay column: Isioma Daniel (16 November 2002). "Miss World 2002 – The World at their Feet..." ThisDay(英文)
  58. ^ The Land and Maritime Boundary Between Cameroon and Nigeria (Cameroon v. Nigeria: Equatorial Guinea intervening), Judgment, ICJ Reports 2002, p.303 (英文)
  59. ^ Cameroon: Presidents Obasanjo And Biya Shake Hands On Disputed Bakassi Peninsula, Allafrica, 13 June 2006(英文)
  60. ^ Nigeria hands Bakassi to Cameroon". BBC News. 14 August 2006. (英文)
  61. ^ Tom Ashby (17 December 2006). "Reclusive Yar'Adua wins ruling party ticket". Reuters (英文)
  62. ^ McConnell, Tristan (7 January 2010). "Prove you are alive: clamour for missing Nigerian leader to show his face". The Times. London.(英文)
  63. ^ President,Commander-In-Chief.aspx News Agency of Nigeria story on newly sworn President Jonathan[permanent dead link] (英文)

文獻索引[編輯]

擴展閱讀[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