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敬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敬姜春秋時期魯國人,公父穆伯之夫人,公父文伯的母親[1]

季康子問敬姜有什麼話教導他,敬姜說了她的婆婆(季悼子之妻、季康子的曾祖母)的話:「君子能勞,後世有繼」。子夏聽說後,肯定了他。公父文伯請南宮敬叔飲酒,以露睹父作為主客。露睹父嫌小,離席出門。敬姜很生氣,讓公父文伯五天不能回家。敬姜到季氏家,季康子在朝堂對他說話,敬姜不答應。季康子到內室見敬姜,詢問原因,敬姜講出內朝與外朝之別。公父文伯退朝回家,看到母親正在織布。說怕季氏知道,責怪自己不能事奉母親。敬姜說「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古代先王讓民眾耕種貧瘠的土地,就是讓百姓不要安逸,要勤勞。不僅百姓從天子到大夫、士都要兢兢業業,從王后到士的妻子都要勤勞。敬姜在季氏家族和季康子的互動,被孔子評價符合男女有別之禮。敬姜為兒子物色妻子,招請宗老,吟誦《綠衣》第三章,師亥認為合禮。公父文伯去世後,敬姜讓他的妾室不要過度悲傷,以顯示其子並非好內。敬姜早上哭哭穆伯,晚上哭文伯。孔子稱讚她知禮。愛而無私,上下有章[2]

參考文獻[編輯]

  1. ^ 列女傳·卷一·母儀傳·魯季敬姜》
  2. ^ 國語·卷五·魯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