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古海岸遺址/沙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近代洋行倉庫和碼頭舊址
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海珠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近代
編號7-76
認定時間2008年12月19日

近代洋行倉庫和碼頭舊址,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海珠區,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廣州珠江後航道地區水運發達,工業歷史久遠;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本身的資本,在廣州設立了許多洋行,先後建立多座倉庫和碼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些倉庫大多繼續用作港務儲運。近年,隨着經濟的多元化發展,部分倉庫轉型開發,其中太古倉和大阪倉先後被用作創意園區,亞細亞花地倉被活化為五星級酒店。近代洋行倉庫和碼頭舊址在2008年被公佈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舊址包括位於原芳村區的亞細亞龍嘜倉舊址、亞細亞花地倉舊址、渣甸倉舊址、德士古油庫舊址、日清倉舊址、美孚倉舊址,以及位於海珠區的太古倉舊址和大阪倉舊址。

概覽[編輯]

名稱 圖片 年代 所在區 地點 現做用途
亞細亞龍嘜倉舊址 1906年 荔灣區 荔灣區白鶴洞新馬路1號 廣東省石油公司所屬倉庫
亞細亞花地倉舊址 1906年 荔灣區 荔灣區芳村大道東信聯路29號 廣州佳創首麗斯酒店
渣甸倉舊址 1913年 荔灣區 荔灣區芳村大道東48號 廣東省糧油儲運公司第一倉庫
德士古油庫舊址 1924年 荔灣區 荔灣區白鶴洞南枝圍1號 廣州市石油儲運公司油庫
日清倉舊址 民國初期 荔灣區 荔灣區芳村大道東8號 廣州市港務局河南港務公司第二港務站
美孚倉舊址 近代 荔灣區 荔灣區芳村大道沙涌南側 海軍倉庫
太古倉舊址 1927-1934 海珠區 海珠區龍鳳街道革新路124號 旅遊休閒
大阪倉舊址 20世紀30年代 海珠區 海珠區革新路新民八街36號 大阪倉1904產業創意園

文物組成部分[編輯]

亞細亞龍嘜倉舊址[編輯]

位於荔灣區白鶴洞新馬路1號。為英國亞細亞火油公司進入廣州後最早開辦的桶裝油料倉庫,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原佔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現存有一棟辦公樓以及桶裝油料倉庫兩座。辦公樓位於距離油料倉庫不遠處的正門旁,建於1906年。為一層半西歐廊柱式建築,上層為辦公樓,半層為地下通風儲物室。建築坐西朝東,為磚混結構。屋頂前半部分為平台,後半部分為四坡瓦頂,碌灰筒瓦,外牆為意大利批盪,仍保留部分百頁窗,東面外設有台階。兩座桶裝油料倉庫約建於20世紀20年代,並聯排列,坐西朝東。倉庫寬32米,深80米,建築佔地面積約為2560平方米。倉庫頂為金字鋼架結構,碌灰筒瓦,紅磚外牆。過去幾年由於管理方對倉庫疏於管理,導致倉庫表面開始老化,外牆塗料剝落,窗戶的窗板有所遺失。現外牆已近粉飾上黃色塗料,窗板及懸掛軌道已補回,倉庫東面原有山花已經重建,整座建築物換然一新。現為廣東省石油公司管理。

亞細亞花地倉舊址[編輯]

外部圖片連結
image icon 改造方案總平面圖
image icon 有關改造後內部效果圖
image icon 油罐改造後效果剖面圖之一
image icon 油罐改造後效果剖面圖之二

位於荔灣區芳村大道東信聯路29號。為英國亞細亞火油公司進入廣州後建的儲油倉庫,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現存有辦公樓兩座、舊倉庫3座、大型金屬儲油罐4座、臨江T型碼頭一座。主辦公樓位於油庫入口不遠處,建於清末。辦公樓坐東朝西,為磚混結構的兩層廊柱式建築。屋頂為四坡頂樣式。外牆曾改貼淺藍色瓷片,近年來由於旅遊休閒需要,恢復了原有的紅磚牆樣式。另一座辦公樓位於油庫右側,建於20世紀20年代。為磚混結構的兩層樓房。


渣甸倉舊址[編輯]

位於荔灣區芳村大道東48號。

德士古油庫舊址[編輯]

位於荔灣區芳村大道東南枝圍1號。

日清倉舊址[編輯]

荔灣區芳村大道東8號。

美孚倉舊址[編輯]

位於荔灣區芳村大道沙涌南側。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鶴洞倉庫。

太古倉舊址[編輯]

位於海珠區龍鳳街道革新路124號。

大阪倉舊址[編輯]

位於海珠區革新路新民八街36號。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