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鄭燮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低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建議更名:「郑燮」→「郑板桥」[編輯]

郑燮」 → 「郑板桥」: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大眾的認識中,「鄭板橋」一詞都遠比「鄭燮」通行。「鄭燮」理應移動至「鄭板橋」?正如中維用「王重陽」而不用本名「王喆」,用「章太炎」而不用本名「章炳麟」,用「孫中山」而不用本名「孫文」或「孫逸仙」。--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26日 (三) 09:12 (UTC)[回覆]

「鄭板橋」一詞遠比「鄭燮」通行」的論據如下:

1.[1]谷歌趨勢顯示,鄭板橋一詞鄭燮常用。
2.在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學進行搜索,關鍵詞為"鄭燮"的有103條,關鍵詞為"鄭板橋"的有791條。
3.在cnki搜索,「鄭板橋」有1978條結果,鄭燮有294條結果。
--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26日 (三) 09:22 (UTC)[回覆]
根據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人名)的時間優先規則:我們選擇條目第一個重要版本採用的命名方式作為條目的主要命名方式,其他命名都重定向到這個主要命名上來。第一個重要版本叫鄭燮,現在沒有更改的必要。--Uyi liu2 For Tomorrow 2024年6月26日 (三) 09:30 (UTC)[回覆]
(+)支持
  • NC:COMMON:「條目命名應該儘量使用可靠來源中人、物或事項的常見的名稱。」
  • Wikipedia:命名常規 (人名)的時間優先規則來自NC:先到先得,應注意NC:先到先得的但書:「但是,若存在符合名從主人慣例的名稱(不包含純粹繁簡差異),且其在至少一處中文使用地區為常用名稱時,條目標題應當使用該名稱,上述『先到先得』的規則不適用。」
  • 依U:向史公哲曰提供的搜索結果,「鄭板橋」為常用名稱。
--CaryCheng留言2024年6月26日 (三) 15:33 (UTC)[回覆]
(+)傾向支持:常用名稱--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27日 (四) 04:08 (UTC)[回覆]
(+)支持:時間優先規則所在段落主題是「各地漢語差異」,那是在各地常用名不同的情況下的規則,然而「鄭板橋」在各地常用度均高於「鄭燮」,且 CaryCheng 也提及符合NC:先到先得但書的情況。--LHD留言2024年6月27日 (四) 06:2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