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Wznbfc/戴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點評: #除了音樂創作,戴薇也多次演唱自己創作的作品, 她的唱法融合了流行、民族、原生態呼麥等風格元素。代表作品《If I’m Lost—Now》為兩隻薩克斯管和人聲所創作的實驗電子音樂作品。此作品獲邀參加第四十屆國際電子音樂節的開幕式表演,並參演於世界薩克斯風大會(World Saxophone Congress XVII)、北美薩克斯風協會(NASA)、紐約電子音樂節,並在美國進行全國巡演。 -Lemonaka 2024年6月27日 (四) 01:38 (UTC)

戴薇(Dai Wei,1989年出生),青年作曲家,實驗歌手。

戴薇
作曲家
英文名
Dai Wei
出生1989.07.21
語言普通話、英語、粵語
教育程度哲學博士在讀
母校

柯蒂斯音樂學院

普林斯頓大學
演奏樂器鋼琴、吉他
網站https://www.daiweicomposer.com/

背景[編輯]

她是歌手,是詞曲作者,是音樂製作人,是聲音實驗藝術家——這些加在一起也無法準確定義她。2007年,戴薇獲得上海東方衛視《我型我秀》全國十五強。隨後簽約台灣福茂唱片,至今與李宗盛、姚若龍、楊宗緯、楊丞琳、郁可唯等唱片製作人、歌手藝人合作並發表了多首音樂。作品由索尼、環球、海蝶等唱片公司在全球發行。華語流行音樂代表作品:楊宗緯《出走》;郁可唯《我》;楊丞琳《不敢說的懷念》等。

戴薇的音樂作品被紐約時報描述為「慷慨激昂」[1];被華盛頓郵報描述為「觸目驚心」[2];被猶他交響樂團描述為「令人難以置信的創造性和活力」「前十位最喜愛的女性作曲家之一」[3]。華盛頓郵報評價她為「2022年最值得關注的作曲家和演奏家」[2]。2021年,她作為中國當代青年作曲家出席紐約林肯中心音樂廳,同譚盾、周龍、吳蠻等國際頂尖藝術家同台演出她的四重奏《瓦礫中的曼陀羅》[4]

她以優異的成績先後畢業於星海音樂學院、北卡格林斯伯勒分校(UNCG),又獲得全額獎學金就讀於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5],師從普立茲獎得主Jennifer Higdon,葛萊美獎得主Richard Danielpour與David Ludwig。2019年,戴薇獲得全額獎學金於美國常青藤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攻讀作曲系哲學博士學位[6]

戴薇的大量音樂作品反應了她對於「標籤」「風格」的界定和沉思——東方與西方的碰撞、古典與流行的雜交,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反應這些多維度的張力與矛盾。從而讓來自不同音樂背景的聽眾都能獲得某種歸屬,在聆聽的當下創造一個屬於聽眾自己的旅程。

她與柯蒂斯交響樂團合作的交響樂《輪迴之舞》獲得美國第二十九屆作曲家交響樂委約金獎[7],並受邀創作的新作品《千門次第開》在美國卡內基音樂廳首演[8],該作品由世界著名指揮家馬林·阿爾索普(Marin Alsop)指揮首演,並由洛杉磯室內交響樂團[9]和密西根愛樂樂團進行美國西海岸和中部的首演。她受邀合作的樂團包括(不限於):底特律交響樂團、明尼蘇達交響樂團、洛杉磯室內交響樂團、法國蒙彼利埃國家歌劇團、英國BBC交響樂團[10]、英國愛樂管弦樂團、猶他交響樂團、新澤西交響樂團、奧爾巴尼交響樂團[11]、Kronos弦樂四重奏[12]、Alarm Will Sound[13]、樂侃(Bang on a Can)、Aizuri弦樂四重奏(曾獲得第61屆格萊美最佳室內樂提名)等。她連續兩年受費城室內交響樂團委約創作交響樂[14],並於2018年在費城金梅爾交響藝術中心進行首演[15]。她為大提琴與鋼琴而作的二重奏《風之馬》在美國國家電台「Performance Today」首播。

除了音樂創作,戴薇也多次演唱自己創作的作品, 她的唱法融合了流行、民族、原生態呼麥等風格元素。代表作品《If I’m Lost—Now》為兩隻薩克斯管和人聲所創作的實驗電子音樂作品。戴薇獲邀攜此作品赴希臘參加第四十屆國際電子音樂節的開幕式表演[16],並赴法國參演於世界薩克斯風大會(World Saxophone Congress XVII)[17]、赴美國參加北美薩克斯風協會(NASA)[18]、紐約電子音樂節[19],並在美國進行全國巡演。

參考資料[編輯]

  1. ^ Woolfe, Zachary. The Bang on a Can Marathon, Still Lovably Scruffy Online. The New York Times. 2020-05-04 [2024-06-16]. ISSN 0362-4331 (美國英語). 
  2. ^ 2.0 2.1 Brodeur, Michael Andor. Perspective | 22 for ’22: Composers and performers to watch this year. Washington Post. 2022-01-24 [2024-06-16]. ISSN 0190-8286 (美國英語). 
  3. ^ nstarling. 10 Contemporary Female Composers That We Love. Utah Symphony. 2020-03-06 [2024-06-16] (美國英語). 
  4. ^ China Inspirations · Lincoln Center. lincolncenter.org. [2024-06-16] (英語). 
  5. ^ Lathan, Ryan. Q&A with Composer Dai Wei ('19).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 2023-04-20 [2024-06-27] (美國英語). 
  6. ^ Dai Wei. Department of Music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2024-06-27] (美國英語). 
  7. ^ American Composers Orchestra. www.americancomposers.org. [2024-06-16]. 
  8. ^ American Composers Orchestra. www.carnegiehall.org. [2024-06-16]. 
  9. ^ DIMENSIONS: HADELICH + MENDELSSOHN. Los Angeles Chamber Orchestra. [2024-06-27] (美國英語). 
  10. ^ Prom 11: CBeebies Prom – Wildlife Jamboree. BBC Music Events. [2024-06-27] (英語). 
  11. ^ Dogs of Desire. Albany Symphony. 2024-06-07 [2024-06-27] (美國英語). 
  12. ^ Kronos Festival 2024 Schedule and Details. Kronos Quartet. [2024-06-27] (美國英語). 
  13. ^ Princeton, NJ. Alarm Will Sound. [2024-06-27] (美國英語). 
  14. ^ Bluegrass, Bernstein, and the Blues. The Chamber Orchestra of Philadelphia. [2024-06-27] (美國英語). 
  15. ^ Bluegrass, Bernstein, and the Blues. The Chamber Orchestra of Philadelphia. [2024-06-20] (美國英語). 
  16. ^ Music Program. www.icmc14-smc14.net. [2024-06-27]. 
  17. ^ Original pieces for saxophone duo. Saxopen. [2024-06-27] (美國英語). 
  18. ^ 2014-NASA-Conference-Program-Book (PDF). www.saxophonealliance.org. 2014-03-20 [2024-06-27] (英語). 
  19. ^ 2015 Concert Schedule | NYCEMF 2024. [2024-06-27] (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

戴薇個人網頁

Category:使用創建條目精靈建立的頁面